大食氏

历史来源

  大食[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塔什、塔孜、塔兹,读音作tǎ shí(ㄊㄚˇ ㄕˊ),不可读作dà shí(ㄉㄚˋ ㄕˊ)]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古波斯,出自唐、宋时期阿拉伯地区大食帝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大食,即唐、宋时期所称之阿拉伯地区诸王朝的统称,为古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最早是汉朝中叶对原古安息国(今伊朗)的部族之称。自公元七世纪中叶起,唐朝文献已将阿拉伯地区各族人统称为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到公元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宋朝文献中,多称作大食。亦有史籍中称其为塔什、塔孜、塔兹者。
  随着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向东扩张,使伊朗、中亚地区讲波斯语的人民逐渐改奉伊斯兰教,因此,中国对讲波斯语的所有穆斯林教徒也视为阿拉伯人,并将一些与之相邻的民族称为大食人,因而大食的涵义在南北朝末期至北宋王朝初期随之扩大。
  阿拉伯地区的大食帝国与中国的唐王朝大致建立于同一时期,两国人民都创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从公元七世纪后半叶起,交往日益频繁。在唐朝的西域地区,唐、吐蕃、突厥与大食国之间,屡次发生错综复杂的冲突。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对中亚的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用兵,石国乞援于大食国,大食国的哈里发则派吉雅德·本·萨利赫率军东来支援。高仙芝轻敌冒进,结果大败于萨利赫湖地区(Sariqomish)。这次战役,大食国军队掳走了大量的中国唐军俘虏,其中就有许多具有纺织、金银、绘画、建筑、造纸等技术工匠,因此中国的多种工艺技术因而西传,特别是中国的造纸技术,通过那些被俘的工匠而广泛传播于西方。俘虏中的杜环旅居大食国十二年,于唐宝应初年(公元762年)乘商船回国,归国后写出了著名的《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唯在杜佑的《通典》中引用了此书,有一千五百余余字保留至今。
  《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国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还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这些残存的文字是记述公元八世纪中叶前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拂菻国、摩国(今地未详)、波斯国(今伊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文中还记载了被俘后流落在大食国都亚俱罗的唐朝工匠中,那些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造纸匠等的经历,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工艺、技术的西传过程。其对伊斯兰教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有关大秦法(古罗马律法)、寻寻法(袄教法典)等的记载也是十分重要的宗教史资料。
  从唐朝末期到北宋初期,阿拉伯商旅开始大量聚居于广州(今广东广州)、泉州(今福建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扬州(今江苏扬州)等地,多者达数万人,均以“大食”之名见称于汉文史籍。
  大食国商人都是伊斯兰教徒,随着他们的经商活动,伊斯兰教也从大食国传到了唐朝。今福建泉州就有北宋时期建立的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清净寺”,城外有宋、元以来大食国人的墓石群(圣湖)。南宋时期学者周去非所撰的《岭外代答》中,收录有关波斯、阿拉伯等地记载多条,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对大食情况的了解。宋理宗时期,学者赵汝适撰有《诸蕃志》,增补了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之不足。
  和中国不断了解大食国的情况一样,大食国也对中国情况有着日益增进的了解。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写下了东来中国的行记,此书被纳入阿拉伯学者阿卜·札伊德所撰写的《中国印度行记》之中。苏莱曼和阿卜·札伊德对中国的典章制度、工艺制品、风土人情等皆有生动描述。此外,许多阿拉伯地理学家也留下了大食国方面关于中国的珍贵记载。
  到大蒙古国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一举攻陷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彻底灭亡。
  孛儿只斤·旭烈兀率军返回中原时,掠挟了大批的阿拉伯俘虏作为随军奴仆,当时即称其为“大食奴”,并以“大食”称呼之,大多安置于窝阔台汗国属地帕米尔地区,后演变成其姓氏称谓,称大食氏。
  至元朝中叶,大部分大食氏族人分别逐渐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回族之中,多改称谐音汉字单姓为大氏、答氏、达氏、石氏、时氏、食氏、史氏、塔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少部分留居于帕米尔高原地区的大食族人,逐渐演变成为今天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塔吉克民族。

家族名人

触 屏 版